说到医药行业,这两年真是一波三折。前段时间还在为集采政策愁眉苦脸,现在突然迎来了重磅利好消息。7月11日,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,这次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增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。消息一出,整个创新药板块就像打了鸡血一样,益方生物涨超18%,常山药业涨超16%,药明康德和凯莱英直接涨停。
其实说起来,这个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外。我身边有个朋友在某家创新药企业做研发,他跟我说过,现在很多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药因为价格太高,进不了基本医保目录,患者用不起,企业也回不了本,形成了一个死循环。这次专门设立商保创新药目录,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
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用得起好药。现在的情况是,基本医保覆盖的是"保基本"的药品,那些创新程度高、临床价值大的新药往往因为超出"保基本"定位而被拒之门外。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设立,就像是给这些创新药开了一扇窗,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来承担部分费用,让患者能够负担得起。
从股市表现来看,资本市场对这个政策是相当买账的。Wind创新药指数涨超2%,多家龙头企业涨停,这种反应速度说明什么?说明大家都憋坏了,等这个政策等得太久了。我记得去年和一位券商分析师聊天时,他就提到创新药行业需要一个政策拐点,现在这个拐点终于来了。
不过冷静下来想想,这个政策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实际效果,还需要观察。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的渗透率本来就不高,大部分人还是依赖基本医保。即使有了商保创新药目录,能有多少人愿意为此买单,又有多少保险公司愿意承保这些高价创新药,这都是现实问题。
从企业角度来说,这个政策确实是个好消息,特别是对那些手里握着重磅创新药却苦于市场准入的公司。申万宏源的分析师提到,今年大额BD交易频出,创新药板块的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一直保持较快增长。这背后反映的是什么?是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在提升,越来越多的海外药企愿意为中国的创新药买单。
我了解到一个内部消息,某家知名创新药企业最近刚完成了一笔数亿美元的海外授权交易,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。以前都是我们花钱买国外的技术,现在开始有人花钱买我们的技术了,这种变化意义深远。
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,这次政策红利不仅惠及创新药企业本身,整个上下游都会受益。CXO板块这两年日子不好过,订单减少、业绩下滑,现在随着创新药行业回暖,相关的研发外包服务需求也会跟着上升。
渤海证券建议关注"管线兑现、业绩放量、商务合作"相关的创新药企业,这个判断我觉得很到位。关键词是"兑现"和"放量",有技术储备是一回事,能否转化为实际收益又是另一回事。
说到底,这次政策调整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创新药提供了更多的支付渠道。过去是"独木桥",现在变成了"多车道"。基本医保管"保基本",商业健康保险管"提升保障",这样的分工更加合理。
当然,我们也要看到挑战。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时间,保险公司对创新药的风险评估能力也需要提升。价格保密机制怎么建立,结算价格如何确定,这些细节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。
中信建投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,说中国创新药资产近年来逐步进入全球视野,临床数据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占据越发重要的地位。这个变化我深有感触,以前参加国际会议,中国的声音很少,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被引用和关注。
从长远来看,这个政策可能会推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重构。基本医保、商业健康保险、医疗互助各司其职,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多层次保障体系。患者的选择更多了,企业的出路更广了,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。
话说回来,股市的反应往往比较情绪化,短期涨幅过大也可能蕴含风险。真正的价值实现还要看后续的具体实施效果。毕竟政策好是一回事,执行得好又是另一回事。
不管怎么说,这次医保新政的出台,确实为创新药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接下来就要看各家企业能否抓住这个机遇,把手里的好牌打出好效果了。
#热点观察家#
财富牛配资-杠杆配资炒股-网上炒股开户-三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