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9年末,新中国已正式成立,尽管蒋介石的独裁政权在逐渐走向衰败,但他依然掌握着重庆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。对于解放军而言,川渝地区的解放迫在眉睫,人民急需解救,迫切渴望从蒋政权的压迫中解脱。解放军最理想的策略是通过劝降和鼓动敌方将领起义投诚,尽可能实现和平解放,无需通过激烈的军事冲突。
当解放军的第二野战军突破四川,开始实施大西南解放计划时,成功通过说服老牌军阀如刘文辉和邓锡侯等人投降,迅速推动了解放进程。然而,当四川大军阀杨森多次向刘伯承和邓锡侯提出起义请求时,向来温和且理智的刘伯承却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杨森的请求,丝毫不留情。这一切的原因,要追溯到杨森曾在过去的一些言辞和行径中,自招了巨大的麻烦。
展开剩余83%杨森曾是四川广安一个小官吏的儿子,1884年出生,他早年因军中骁勇,逐渐在清朝川军中崭露头角。辛亥革命爆发后,杨森便加入了同盟会,参与了护国战争。一次战斗中,他被护国军军长顾品珍俘获,但因为杨森不畏死的豪气,得到了朱德的赏识,被收为麾下,从而免于一死。
杨森在朱德的护国军中多次出生入死,立下了赫赫战功,直到袁世凯倒台,杨森得到了北洋政府的任命,成为泸州滇军靖国军第二军的参谋长。可以说,朱德曾赋予杨森新生之机,而杨森对此也极为感恩。然而,令朱德遗憾的是,杨森并没有跟随他走上拯救国家的革命道路,反而投身于军阀混战之中,为了个人利益,他走上了屡屡背叛的道路。
杨森的背叛起初并不显眼。作为四川人,他有着强烈的家乡情结。为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争取更多的财富和权力,他选择了背离原来的阵营,投靠了川军,迅速成为了川军第九师的师长。然而,最令人痛心的是,当他面对曾经提携自己的赵又鑫时,杨森毫不犹豫地背弃了昔日的恩情,甚至用赵又鑫的性命来稳固自己的地位。
1926年,杨森已成为川东地区的头号军阀,手下拥有超过七万的兵力,称雄一方。北伐之际,朱德带着国民政府的委任书前往杨森驻地,希望他能加入北伐军,担任第二十军军长。杨森当时虽有些犹豫,但在朱德的亲自劝说下,他决定接受这个任命,并在此后参与了多次战斗。在与英国支持的万县惨案的交锋中,杨森大展身手,成功挫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。然而,就在这时,杨森却因对共产主义的恐惧,选择了放弃继续前行的机会。
尤其是在1926年11月,川系军阀刘湘镇压刘伯承和杨闇公的顺庆泸州起义时,杨森一度承诺将派兵支援。然而,当战局胶着,局势难以控制时,他却放弃了承诺,致使起义失败,刘伯承几乎丧命,杨闇公最终被俘并牺牲。杨森的虚伪与反复无常,由此暴露无遗。
杨森与朱德、陈毅等人的关系渐行渐远,他愈发偏向于蒋介石一方。最终,他受命担任了四川省省长,随着北伐军的进攻,他虽然屡次宣称要保卫四川,但实际上却在战争中屡屡落败。他的军阀部队大部分在战斗中遭到毁灭,杨森只得拖着残余兵力逃回四川,重新积累力量。
然而,蒋介石并没有轻易放弃杨森。蒋介石虽然明知杨森虚伪,但在国民党即将溃败之际,依旧依赖他协助保卫重庆。1949年,随着解放军的迅猛推进,重庆成为了国共争夺的关键所在。蒋介石不顾一切地指派杨森出任重庆警备总司令,企图通过部署来抵挡解放军的进攻。尽管蒋介石调动了大量资源,杨森依旧无法扭转战局。
杨森最终也未能逃脱历史的审判。他在解放军的推进下陷入困境,甚至准备通过炸毁重庆的方式来阻止解放军的到来。蒋介石的命令和毛人凤的阴谋加剧了这场惨烈的博弈。然而,重庆的市民和一些正义人士并没有坐视不理,最终,杨森的计划并未得以实施。解放军迅速包围重庆,蒋介石不得不急忙撤退,杨森也随之逃离。
逃至成都后,杨森继续与蒋介石一起逃往台湾,之后担任台湾的体育事业职务,直至1977年在台北去世。回顾杨森的一生,他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都曾为国家做出过贡献,但最终却被贪欲和权力的诱惑所吞噬,成为历史的罪人。无论是在军阀的斗争中,还是在与共产党的对抗中,杨森总是处在背叛的漩涡之中,未曾获得真正的和平与安宁。
1949年11月30日,重庆人民迎来了久违的解放,杨森也成为了历史的尘埃。重庆人民坚定的信仰和解放军的英勇奋战,最终迎来了这座城市的自由。而杨森的一生,则成为了那个时代无数沦为历史尘埃的军阀的缩影。
你对杨森的经历怎么看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!
发布于:天津市财富牛配资-杠杆配资炒股-网上炒股开户-三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